3D视窗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rss
3D视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焦点

构建共生共融的汽车产业生态

2025-05-13 22:37:07  中国网   阅读:4784次   阅读量:9708   

近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举行,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中外企业参展,超百款新车、众多前沿技术同台竞技,全面展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突破,也显示出跨国车企正以“真金白银”加力耕耘中国市场。

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创新磁场”,上海车展见证了我国汽车业的蜕变,也见证了跨国车企越来越注重合作共生。宝马联合阿里巴巴推出定制化AI智能体,大众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研发L2++级辅助驾驶系统,安波福首发由中国团队研发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这些案例表明,跨国企业已将我国视为技术创新策源地,通过深度融入本土生态实现共赢。在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外资企业正以“深度本土化”重构与我国市场的关系,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标准。这场“双向奔赴”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更通过开放生态的构建,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确定性。

转变的背后,是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结构性跃迁。我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连续10年位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智能网联技术商业化进程领先全球。更重要的是,我国已形成从电池材料、芯片设计到车用大模型的完整产业链,以及高度活跃的创新生态。大陆集团针对我国复杂路况优化辅助驾驶系统,出光联合途虎养车推出混动专属润滑油,无不体现汽车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这种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汽车工业的边界,形成“整车企业+科技巨头+供应链龙头”的立体创新网络。可以预见,我国不仅是最大汽车产业单一市场,还有望成为未来汽车技术标准的试验场。

这种转变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当“在中国研发、为中国创新”升级为“在中国研发、为全球赋能”时,我国在供应链上的角色将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最终反哺全球市场。

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技术融合与边界重构的深刻变革,一方面,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等技术加速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量产推进,科技不断推陈出新让跨界融合和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也给汽车产业推进技术协同、资源优化和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望未来,我国汽车产业要夯实和巩固基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协同创新和技术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着力解决我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知名度不够高、国际化人才储备和经验积累不足等问题,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促进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生产流程的优化、商业模式的重构以及协作机制的革新。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耕耘,以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化竞争和发展。在推动产品、供应链等硬基建出海的同时,更要注重构建全球的合规体系和本地化深耕,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和高效发展。

站在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历史拐点,我国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多方共同实践,全球产业链与中国的共振有赖于共建共生的产业生态。这是我国车企更好参与全球发展的新模式、新亮点,也是汽车产业需要破解的课题。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资讯
汇聚千万热爱,一汽丰田千万用户达成
汇聚千万热爱,一汽
税务部门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去年121条措施全部落地
税务部门持续开展“
《收获日3》Steam页面上线,2023年发售
《收获日3》Ste
年内首批上会企业敲定莱斯信息闯关科创板
年内首批上会企业敲
最新资讯
热门阅读
  1. 浙江十年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推进“
  2. 百姓站上“城市文明开放麦”舞台C位,杨浦第
  3. 鑫磊股份股价两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超43.6
  4. 热度第一!002965,华为人形机器人概念
  5. 丰田CorollaCross官图发布提供G
  6. 宁德时代天行电池国内首获新国标检测报告16
  7. 依必安派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程宏:在
  8. 上海充电桩调研:须全盘考量、分步实现车网互
  9. 常州再推“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十项创新举措
  10. 成立新公司,中鼎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Copyright © 2014- 3d.s-sound.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3D视窗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7296号  邮箱:boss_11@tea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