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窗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rss
3D视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牛马”是不可避免的宿命吗?《候场》对话马伯庸上

2025-08-04 08:20:08  东方网   阅读:4798次   阅读量:11166   

《长安的荔枝》成为今夏最火的IP之一。电视剧版刚完结,电影版接踵而至,截至8月4日,票房已超过6亿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一句古诗,一个脑洞,到一本小说、一部影视作品,中间有多少路要走?李善德这个唐代“牛马”的故事和命运,为何让无数当代读者和观众共情?《候场》第一季第二集对话《长安的荔枝》作者马伯庸,听“马亲王”一一道来。

7万字的《长安的荔枝》,读起来酣畅淋漓,竟是马伯庸只花了11天就完成的作品。马伯庸坦言,十年上班族的经历让他对 “做事” 有着本能的敏感。他把 “从岭南送荔枝到长安” 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职场难题:“保鲜技术、运输路线、跨部门协调、预算申报…… 就像当年在公司做项目一样,一步步捋清楚流程。”

这种“职场思维” 让创作变成了一场高效的 “心流体验”:他自嘲这是 “天生的社畜命”:“一提上班干活,灵感就像开了闸的水。”

然而,这11天的爆发绝非偶然。与其说《长安的荔枝》花了11天写完,不如说是11年的厚积薄发。此前的11年里,他曾在西安感受唐代风土,在广东观察荔枝生长规律,甚至对照电子地图琢磨岭南到长安的山川路径。这些看似零散的积累,在灵感迸发时自然串联成故事的骨架。

十年职场经历教会马伯庸的不仅是拆解问题,更是理解“人的处境”——就像《长安的荔枝》里的李善德,一个普通小吏在宏大的皇权下挣扎,既要应对上级的苛责,又要平衡对家人的愧疚。这种对“小人物”的共情,让故事跳出了历史的框架。

今天,许多年轻人自嘲“牛马”“社畜”“打工人”。在马伯庸看来,“牛马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但5000年来,现在已经是最幸福的时代。”他解释,比起古人,当代人拥有安稳的居所、温饱的三餐、医疗与教育的基本保障,甚至有余力旅游、追剧、玩游戏。“大家的困境不是物质匮乏,而是内心的紧绷。”

在他看来,文艺作品的意义不是提供解决方案,而是“让人们发现自己的困境被看见”。当年轻人在《长安的荔枝》里看到李善德为一份差事拼尽全力,会意识到 “古今打工人的焦虑是相通的”。这种共鸣本身就是一种治愈:知道困惑从何而来,就已经迈出了和解的第一步。

在“牛马”的宿命中,年轻人都热衷于“去班味”。马伯庸“去班味”的方法,就是写作。从2000年开始写作,到2012年“破圈”,马伯庸在默默无闻的12年里,一直在写作。那时候,写作就是他“去班味”最好的方法。写作的过程,就像自己在跟自己玩游戏。这种纯粹的热爱,让他至今保持着创作的松弛感,没有包袱地去写,在写作中找到快乐。

成为职业作家后,马伯庸虽不必应付上级的指令,却比当上班族时更忙碌,然而,他十分享受这种忙碌,虽然每天雷打不动写四五千字,但他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他说,“去班味”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获得对生活、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感。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资讯
汇聚千万热爱,一汽丰田千万用户达成
汇聚千万热爱,一汽
税务部门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去年121条措施全部落地
税务部门持续开展“
《收获日3》Steam页面上线,2023年发售
《收获日3》Ste
年内首批上会企业敲定莱斯信息闯关科创板
年内首批上会企业敲
最新资讯
热门阅读
  1. 雷诺任命新CEO
  2. 博世8775舱驾融合平台解决方案?申报20
  3. 虹软推出软件解决方案南湖为高端车辆提供集成
  4. 光庭信息超级软件工场SDW?申报2025第
  5. 理想汽车的“偏执”:把安全卷到极致!
  6. 8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
  7. 搭2.0T高功率发动机上汽大众凌渡LGTS
  8. 日媒:日产汽车2025年第一财季净亏损11
  9. 小米汽车7月交付量超3万辆
  10. 税务总局明确境外利润再投资抵免规则
Copyright © 2014- 3d.s-sound.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3D视窗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7296号  邮箱:boss_11@tea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