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2023年多地惠民保险产品正式生效。近年来,惠民保险风靡大街小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布260多个惠民保险产品,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参保人数达1亿人。
总的来说,很多地方的新产品在保费与上年持平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保额,降低了免赔额,提高了报销比例,增加了保障责任和增值服务。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惠民保险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以保持较高的参保率和续保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年产品开始生效。
“只需要195元就可以对冲300万元的风险,为我们的医疗费用‘减负’,为我们的保障额度‘增肥’。”北京某寿险公司代理人龙平最近在朋友圈推销“北京普惠健康险”。
2022年12月31日24: 00,北京普惠健康保险关闭人身险通道2个月。项目方表示,截至上述时间点,参与项目的人数达到343万。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1月1日,多地2023惠民保险产品正式生效。部分地区保险渠道有不同程度的延后。比如2023年的“江苏医保1号”、“重庆渝快保”等保险渠道,都延长至2023年1月31日。
总的来说,当地百姓的利益保持在地域特征上,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地方政府的支持,产品性质是普惠性的商业补充健康保险;保险公司的深度参与,在产品设计、技术支持、数据共享、推广宣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产品同质化高,保费门槛低,投保条件低,覆盖重大疾病特药等增值服务等。
而地面很多新产品的保费与上年持平的同时,会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降低免赔额,提高报销比例,增加保障责任和增值服务。
在许多地方推出了260多种产品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22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知识图谱》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日,我国已推出263款惠民保险产品,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
在产品费率方面,《图集》显示,86.59%的惠民保险产品采用单一定价,其中80.09%的产品费率集中在0至100元。从参与者来看,我国惠民保险的参与者形成了“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公司”的发展模式。其中,明确约75%的产品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保险公司中涉及最多的是财险公司,其次是寿险和养老险公司。同时呈现出共保比例不断提高的特点,从2021年的51%提高到目前的62%。
在保险公司参与方面,目前很多城市惠民保险项目采用的是由几家保险公司组成的“共保体”模式。分析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惠民保险项目的整体运营稳定性,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的专业优势,一定程度上缓解惠民保险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2022年和2023年惠民保险的产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新市民群体的覆盖。如2023年,广州“穗穗康”新纳入在该市南沙区工作、生活、学习的港澳居民,满足新市民的保险需求。
提高可持续性
“父亲有基础疾病,几百万的医保买不到,所以我选择给父亲配置惠民保险。一顿饭多花点钱真的很划算。”湖南90后女孩肖伟说。
“惠民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年龄不限,健康状况不限。总的来说,惠民保险对老人、身体不好、预算非常有限或者高危职业人群比较友好。”一位资深保险行业人士表示,“不过,消费者要有预期,因为惠民保险的报销门槛真的不低。如果不是大病,几乎不可能用;如果是大病,还是挺有用的。”
最近惠民保险在大众中讨论的热度有所下降。也有消费者因为免赔额和报销范围的限制,选择购买百万医疗险而不是保险。
业内人士指出,要优化产品设计,防止“利益无保障”。惠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保人数需要足够多,资金池规模需要足够大,参保率和续保率要保持足够高,覆盖尽可能多的群体,这样才能形成风险分散机制。
镁健康首席营销官万小龙表示,通过产品优化和创新,可以持续赋能惠民保险,实现更高的参保率和续保率;通过精细化的责任设计和目录管理,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精准保障。惠民保险现有增值服务利用率低,而感知服务能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提高续保率。